Skip to content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学问的八层境界

今日阅读《梁漱溟:学问的八层境界》,有些许感想,分享于此。

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

我们似乎随处可以见到各种问题,更多的时候其实是熟视而无睹。倘若我们个人肯花些心思在这些问题上,不至于社会仍然是如此模样。有名的哲学家詹姆士(James)似乎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哲学上的外行,总不是极端派*。"哲学家者一定是极端主义者,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观点,抨击一切反对自己的论断。胸无主见的人绝不会如此,他们听闻一人说如此点头称是,再听此人说一相反观点亦赞同。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激起这样无主见之人的反对话语。

大概,他们自身就深深为各种观点所困扰,再与他人交流难免会有大脑混乱之忧,此时最好是一视同仁,绝口不谈己之真知。谈及学问,大概主见即是学问罢。*遇到一个问题到眼前来而茫然的便是没有学问!*遇到问题能够说上一二者比之茫然无措之人要有学问百倍千倍之多。

学问之深浅不在于读书之多少。读书再多那也是他人的问题,离找到自己的问题还差很远。似乎每个人生活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不幸的,前人的鸿篇巨著像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肩头,前人的远见卓识我们永远也不能达到。身处在现在的社会,无力自卑之感常常有之,前辈著书立传者众多,同辈之人杰出者大有人在,常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日常所思,稍有主见,又担心前辈中人早有深究此者,自己玩弄的不过是蝇头小计,登不上大雅之堂。惶惶不可终日,夜不能寐,饭不下咽,日常生活渐渐偏于正轨。如此终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自我反思几日,便觉得如此不是解决之法。

纵然我的主见再浅薄,它也是我的主见,不是你的,不是他的,更不是那些需要仰望的前辈们的。生活日常的感悟、与人争辩的结论、感悟自然的启示、读书行走的思考,如此种种,产生了我的主见。纵然那样浅薄,弱小,它依然是我的主见。

自己的主见,纵然浅薄,却是亲身体会,是自己的心得。

有主见乃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

*要自己有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才得发觉前后左右都有种种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在。*此时,你才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不合意的地方。过去总喜欢把事情扁平化看待,这样比较容易,对事情的细节也不关注。现在不然,我渴望小而微的东西,我关注那些小事,大的事物容易营造假象,小的不容易,所以,从小事物中能看到一些本质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始终是渴望不同、渴望矛盾的,因为这才是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凡事都是矛盾且别扭地存在着,只是我还没有发现。

我并不厌倦社交,我只是不太想花很多时间在上面,维持友谊没有必要。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很长时间不和他联系而故意疏远你的。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就会发现这个人有很多和我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就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询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做。实在不明白他做某些事情的缘由。

有时,我能够理解,并能够做些许让步。更多时候,我不明白,无法理解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件事情。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我无法理解你这样做的理由,但是我尊重你的选择。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有些时候,矛盾并不能被解决。可能是自己的阅历不够;可能是自己的思考不足;可能这是别人的问题,我只是恰好被牵连进来。无奈之意,大概由此而始罢。

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腹中没有诗书,而是心里没有问题。*要知必先看见问题,然后求解答;问题且无,解决问题更何能做到。然而非能解决问题,不算有学问。*最麻烦的情况是,读了满腹经纶,懂了很多道理,问题却甚少。这可如何是好!*要求救治之方,只有自己先有主见,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而处处皆是问题;憬然(觉悟的样子)于道理之难言,既不甘随便跟着人家说,又不敢轻易自信;求学问的生机才有了。*

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

大概从这以后,可以算是会读书了。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皆不致轻易放过,稍有和自己不同的地方,就知道留意。自己熟悉了解之事,在他人看来可能倍感陌生。*不同,非求解决归一不可;陌生,非求使他了解不可。*于是古今众多有识人士所使用的方法,我能够发现得到并融入我的心里。

所以,最初的一点主见便是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才可以吸收养料,而养料随处可得。*有此萌芽向上才可以生枝发叶,向下才可以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写到这儿,我脸红了。因为我实在是个不会读书之人。梁老在此处说道:"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看人会读书不会读书的方法:*会读书的人说话时,他要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亦无旁征博引;反之,一篇文里引书越多的一定越不会读书*。"

全文有多处引用了梁老的话,我用粗体字标识,还有些没有标出的如果你觉得写得好,那也是我对梁老的话进行加工写就的。

我不会读书,引文很多,学习如何行文表达更是一辈子的事。

学然后知不足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之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然后就知道虚心了。自己当初的浅薄见识不足以解决问题,到此时才知道。问题不能浅浅掠过,前人学识高深不可轻视,天地万事万物自己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这样才去除了一向的粗心浮气。*所以学问之进,不独见解有进境,逐有修正,逐有锻炼,而心思头脑亦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亦锻炼得谦虚了。*

如此经历一番磨炼,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才能愈加通透。

由浅入深便能以简御繁

将一二三四点(见文章《读〈梁漱溟:学问的八层境界〉》)归纳起来,就是要常常有主见,常常看出问题,常常虚心求解决。*这样一步步的牵扯越多,范围越广,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化的见解,对世界整体的认知。到了这个时候才能以简御繁,学习的知识多了才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凡是心中所得,最后无不化成三言两语,精简概括。由此就能够掌握那万千世界的知识。

是真学问使有受用

受用意为受益。真正称为知识的事物,它是能够让我们受益的,不仅仅是精神上。受用与否仍就在于是否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内心没有忧虑,身心愉快。此谓有学问之人。

如果一个人一身问题,那么他一定是学问不到家。有学问之人,其知识全来自于深思熟虑所得,自能熟练运用之,使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谓“是真学问使有受用”。

旁人得失长短二望而知

这时候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皆曾翻过身来,一切的深浅精粗的层次都经过。

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

*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因为这时心里没有一点不透的了。此思精理熟之象也*。内心通达,豁然开朗,肆意人生。


后记

当真是读不透啊,这篇梁老的演讲稿本是说与哲学系诸生听的,我这个工科生读不明白也是情有可原。也可能是年代跨度太大,有些语言不甚明白。最根本的还是学问浅薄,问题过多所致。庆幸年纪尚轻,意识到问题还不算迟,由此时改过,尚能成一内心通透之人。

这几日,迷恋于日漫《编舟记》,讲的是一群人的故事。这群人做着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事情------编纂(编辑,撰述)词典。他们要编撰一部名为《大渡海》的辞典,收录词条数目多达 24 万。等到他们进行第四遍校对时,13 年已经过去。

当初不善言辞、写出生涩难懂的情书的马缔光也已和女孩林香具矢结为夫妻,擅长(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好,找不到其他的词了)应酬的西冈正志也成为了两个小公主的爸爸,在辞典印刷完毕前就已去世的前辈松本朋佑......

这群人立志要完成这部《大渡海》,帮助人们更加理解自己、理解别人,我深受鼓舞。一定要完成一件事,我告诉自己。


他处得来的片句: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有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问和艺术是一理:知识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知非真知,能非真能。真不真,全看是不是自己求得的。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

自己求得尤为重要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青年于此,不可不勉。

学校教育是开端,自学才是学问增进的法门

我虽自幼不断地学习以至于今,然却不着重在书册上,而宁在我所处时代环境一切见闻。我还不是为学问而学问者,而大抵为了解决生活中亲切实际的问题而求知。

为解决生活中真切的问题而求知

不过平生嗜欲最淡,一切无所好。同时,在生活习惯上,比较旁人多自知注意一点罢了。

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