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极简个性心理学:破解人格基因 by Samuel Barondes

我应该确保回答五个问题,即发生了什么(what)、涉及谁(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以及为什么(why)。

每种倾向被起了一个描述性的名称:外倾性(E,Extraversion)、宜人性(A,Agreeableness)、尽责性(C,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Neuroticism)和开放性(O,Openness)。

  • 外倾性是主动交往他人的倾向。
  • 宜人性是与利他、合作和好性格有关的倾向。
  • 尽责性是控制冲动和坚持追求目标的倾向。
  • 神经质是消极情感的倾向,尤其是对所感知到的社交威胁的反应。
  • 开放性是富有想象、喜欢新颖和变化的倾向。

外倾(内倾):主动交往他人的倾向。

宜人(敌对):利他、合作和好性格有关的倾向。

尽责(无责任):控制冲动和坚持追求目标的倾向。

神经质(情绪稳定):消极情感的倾向,尤其是对所感知到的社交威胁的反应。

开放(封闭):富有想象、喜欢新颖和变化的倾向。

  • 反社会——不尊重以及侵犯他人权利。
  • 回避型——社会抑制,有不胜任感,对消极评价过度敏感。
  • 边缘型——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不稳定,有显著的冲动性。
  • 强迫型——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整洁和井然有序上,完美主义和控制欲。
  • 依赖型——因为需要过度照顾而表现出顺从和黏人的行为。
  • 表演型——过度情绪化,过度寻求关注。
  • 自恋型——夸张,需要被仰慕,缺乏共情。
  • 偏执型——不信任、疑心,认为别人怀有恶毒的动机。
  • 精神分裂——脱离社会关系,情绪表达幅度受到限制。
  • 分裂型——对亲密关系严重不适,认知或知觉扭曲,行为古怪。

在 DSM 中,对边缘型人格的描述一开始就提到了三种混乱的表现:“疯狂地想要避免真实的或想象出来的抛弃。”“人际关系紧张、不稳定,在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价值之间交替。”“自我意象和自我感知不稳定。”这些都描述了一种紧张的人际关系,它既需要牢固的依恋,同时又要担心背叛。边缘型人格的人容易感到孤独,常常从性滥交和非法药物中寻求慰藉。

回避型的人特别担心别人会看穿自己、发现自己的拙劣、看不起自己,为了避免这种难堪,他们一直保持低调。

  • 反社会——不尊重以及侵犯他人权利。不诚实,表现为反复撒谎,使用假名,为了个人利益或取乐而哄骗他人。缺乏懊悔感的表现是对伤害、虐待他人或偷取他人财物满不在乎,或对这些行为进行合理化。
  • 回避型——社会抑制,具有不胜任感,对消极评价过度敏感。因为害怕被羞辱或被取笑,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束。
  • 边缘型——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不稳定,有显著的冲动性。人际关系紧张且不稳定,在把对方想象得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对方价值之间转换。
  • 强迫型——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整洁和井然有序上,完美主义和控制欲。过分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在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上极其不灵活。不愿授权或和其他人合作,除非这些合作者愿意接受他/她的做事方式。
  • 依赖型——因为需要被过度照顾而表现出顺从和黏人的行为。需要其他人来承担他/她在生活中大多数领域所负的责任。
  • 表演型——过度富有感情,过度寻求关注。与他人的互动常常表现为不恰当的性引诱或性挑逗。当自己没有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
  • 自恋型——夸张,需要被仰慕,缺乏共情。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剥削性,也就是利用他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完全沉浸在对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的幻想中。
  • 偏执型——不信任、疑心,认为别人怀有恶毒的动机。在善意的言谈或事件中读出了隐藏的带有侮辱性或威胁性的含义。
  • 精神分裂——脱离社会关系,情绪表达的幅度受到限制。既不渴望也不喜欢亲密的关系,包括让自己成为家庭的一员。
  • 分裂型——对亲密关系感到严重不适,认知或知觉扭曲,行为或外表古怪、奇特。

查看这个清单之后,请思考以下问题:1.在你认识的人中,你发现了多少种人格模式?2.在每种情况下,其人格模式是否令那个人感到麻烦?是否令你感到麻烦?

当达尔文认识到新品种狗的产生取决于育种者对可遗传变异的选择时,他突然领悟到大自然也在做着相同的事:它选择了那些对野外生存有益的可遗传变异,这些是基因自发的改变。这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能够确保令人满意的变异被世代传递下去,最终形成了物种的稳定特征。

在寻找人格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时,承认机缘的重要性同样重要。正是机缘让你的父母在一起。正是机缘让你父亲的某个精子(包含随机选择的他的一半基因)与你母亲的某个卵子(包含随机选择的她的一半基因)结合,形成了你独特的基因组合。正是机缘让你在某种特定社会和物质环境中成长及生活。当认识到塑造自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出生、成长和后续生活的生物及环境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时,人会变得谦卑。

然而,认识到机缘对塑造你的人格有多么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再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你是谁以及将成为谁等问题负责。它可以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人类的多样性,还可以使你在批评指责他人时更有节制且更善于宽恕他人。

我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学到这个窍门的,当时我对人格发展的有限知识都建立在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观点基础上。

成年人的大脑由大约 1000 亿个神经细胞[nerve cells,又称神经元(neuron)]构成,其中大多数神经元在我们出生前就形成了,但并非所有的神经元都生而平等。在受精卵分裂时,它产生出多种类型的原始神经元,每种注定会在大脑中发挥特定的作用。打开和关闭特定基因的过程大致决定了这些原始神经元(primitive neurons)的命运,它们在化学信号(原始神经元对它们有选择地作出反应)的指引下迁移到指定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它们开始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连接,形成神经回路和神经网络(the neuronal circuits and networks),这些神经回路和神经网络是我们产生所有行为的基础。

为了构建这些连接,神经元形成被称为树突(dendrites)的枝杈以接收信号,形成被称为轴突(axons)的其他枝杈以发送信号。树突比较短,布满了刺状突起;轴突比较长,足以触及大脑中任何地方的其他神经元,它们被一簇簇称为扣结(boutons)的小神经末端包围。一个神经元的扣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的信号传递都发生在突触这个结构上。

当扣结向树突棘(synapse)释放神经递质(如血清素或多巴胺)时,突触会被激活。神经递质穿过突触与嵌在树突棘中的受体(receptors)结合,将信息传递给树突,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传导(synaptic signaling)或突触信号(synaptic transmission)传送。

许多突触传导都产生于神经元之间,传导过程由几十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所控制,它们从扣结喷射到树突棘的受体上。每个神经元都会制造特定的神经递质,展示出一套特定的受体。因此每个神经元之间既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由它在大脑回路中的位置界定),又具有化学特征(由它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界定)。

人在一出生时,神经元便开始了集合成回路(circuits)和网络(networks)的复杂过程。杏仁核(amygdala)里的一些回路在人的婴儿期(infancy)就能发挥作用,我在探讨血清素转运蛋白质时提到过这个脑结构。杏仁核是一套具有复杂回路的中枢,这些神经回路整合着我们的情绪,婴儿用这些婴儿期的神经回路体验喜悦、满足、恐惧、愤怒和分离的痛苦。在接下来的 20 多年里,这些控制情绪的神经元被逐渐安排就位,它们对发展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神经回路的发展成熟并不仅仅取决于增加新的突触连接,当有用的连接被加强时,其他连接则会被消除。同样的选择性重塑过程也适用于神经元本身。有些神经元生长并萌发出更多的分支,有些神经元则被专门的细胞死亡机制——细胞凋亡(apoptosis)所破坏,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胎儿期(fetal life)和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很多细胞都会凋亡,但有些细胞则会从青春期(adolescence)到成年期(adulthood)还在持续生长。

最著名的大脑重塑事件发生在下丘脑(hypothalamus)的一组神经元中,下丘脑对男性或女性性行为模式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女性胎儿中,这些神经元会凋亡,这是塑造女性特有的性神经回路发育程序的一部分。但在男性胎儿中,来自胎儿睾丸的睾酮使这些神经元逃过了细胞凋亡,刺激它们形成男性特有的大脑回路。睾酮发挥这种作用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作用得太迟,那么下丘脑中的重要神经元已经凋亡,大脑就开始了不可逆转的女性发育过程。其他神经元凋亡的调节者同样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都不如睾酮的作用明显。

具有脂肪性质的髓鞘(myelin)不断包裹轴突的过程也能改变大脑回路。髓鞘就像包裹着电线的绝缘层一样,能够加快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在遗传控制的神经回路发展中,髓鞘化通常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随着大脑的不断发展,父母会疑惑是否能通过孩子早期的行为模式了解其成熟后的人格。研究者曾尝试通过反复监测孩子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行为来回答这个问题。由于每个研究团队都使用自己的系统来描述行为模式,因此很难比较这些结果。不过现有的共识是,有些孩子的早期行为模式会一直持续,而有些孩子的早期行为模式则会发生很大改变。

人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早期的生活经历会造成其 DNA 发生后生改变,这种改变对人格具有持久的影响。

大脑的发展什么时候就算完成了?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人的大脑结构大约在 25 岁时达到稳定。尽管大脑在接下来的至少 10 年中还会继续发生少量的髓鞘化(myelination),但对人在 40 岁之后的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大脑发生的改变通常都是大脑衰老或患病的现象,而不是大脑的进一步发展性重塑。此外,一些研究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测量脑区的整合活动,其结果也显示,人在成年早期,成熟的大脑网络便已建立完成。

而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的大脑是固定不变的。大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通过微观改变突触结构与功能,从而不断学习和储存新信息。成年早期的大脑是其发展的里程碑,此时我们的大脑已建成了大部分个人工具,其将在我们接下来的生活中继续指引我们。

成年早期选择基本恒定不变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结果是,我们的大部分时光会与有限的熟人一起度过。这些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通常是我们可以预期的。他们还会引发稳定性,因为他们促使我们的行为方式符合其预期。在创造和保持人格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社会环境这种相互的稳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的一生中常常会发生改变,有时甚至发生巨大的改变。最常见的改变是发生颠覆性的个人事件,比如结婚、离婚、为人父母、换工作或宗教皈依,以及任何会导致新机会、新预期和新适应的事件。如果新的适应被证明是令人愉快的、有益的,它们便会被纳入新形成的稳定人格中。人在日后的人生中还可能经历许多事件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它们可能会引发人格发生改变。

理解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会对你前瞻和回顾认识的人的人生有所帮助。在对年幼的孩子做未来展望时,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其突出的人格倾向将被保持下来,但也会发生令人吃惊的趋向成熟的人格改变。在预期成年人的未来时,除非发生重大的扰乱性事件,这种人格改变会比较有限。

在回顾某人特定倾向与模式的起源时,在某些情况下,你会很想将其归结于遗传;而在某些情况下,你会很想将其归结于生活事件。但这些推测几乎不可能得到验证。相反,你更合理的做法是认为人格的每个方面都是受多种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很难将其理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富兰克林进行着各种年轻人的冒险。进入成年早期后,他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进一步负责。为此,他决定抑制自己的热情,摒弃一些坏习惯,培养人格中具有道德感的部分——这通常被称为“品质”。

富兰克林培养好品质的方法在于先找到好品质的基本构成要素。富兰克林很清楚自己对什么品格特质感兴趣,他将其称之为“道德美德”。

  • 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 沉默——言必对人对己有利,切莫热衷闲言碎语。
  • 秩序——所有的东西都各归其位,为每一件事安排好时间。
  • 决心——应该做的事下决心去做,下决心去做的事不要害怕失败。
  • 节俭——花钱需对人对己有益,即不浪费。
  • 勤勉——不浪费时间,做有用的事情,力戒无益的行为。
  • 真诚——不以骗术待人,思想要存有良知,说话要有依据。
  • 公正——不做损害别人的事,要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 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宽容别人带来的伤害,将此视为应承受之事。
  • 清洁——保持身体、着装和住所的洁净。
  • 平静——不要为区区琐事、寻常事故或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 节欲——少行房事,除非出于健康和延嗣考虑;切忌过度伤身,或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 谦逊——效法耶酥和苏格拉底。

列出这张清单后,富兰克林立即开始有条不紊地照做了。他知道,自己无法一下就拥有所有美德,因此打算一次培养一种美德。他相信,之前拥有的一些美德能够促进对其他美德的培养,因此给培养这些美德安排了特定的顺序:“首先培养节制,因为它倾向于培养冷静而清醒的头脑,这是让人不断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吸引和持久的诱惑力所必需的。”

达尔文认为,社会本能、道德本能以及控制大脑回路进化的方式与其他天生的思考、感知的心理过程的进化方式相同,都是通过相关基因变异造成的自然选择。人类基因组中保留了很多促进社会本能与道德本能的基因变异,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变异有利于适应。

个体间的竞争决定了适应性,那么有利于自私的基因难道不应该是自然选择的吗?到底是什么力量限制了自私,促进了所谓的道德行为的基因与生理机制的选择?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答案,那就是道德本能——促使我们做出有利于其他个体或有利于整体社会秩序的本能,道德本能之所以得到进化也是因为它们有利于表达出这种本能的人。

然而,克里斯多夫·彼得森(Christipher 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领导的一批心理学家却对此提出了挑战。在研究了东西方主要的宗教与哲学传统后,他们发现,有大量品质普遍受到赞誉。在所有文化中被高度评价的优秀品质可以被归纳为六大类,他们称其为 6 种核心美德。• 节制——如自我控制、节俭和避免无节制。• 勇气——如在面对内部或外部的反对时,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 仁慈——如涉及照顾他人、帮助他人的善良和有爱心。• 公正——如有利于社群生活的公平和公民义务。• 智慧——如思想开放和热爱学习,有利于获取和运用知识。• 超然——如敬畏与灵性,与更广阔的世界形成联系,提供意义。

精神病学家罗伯特·克洛宁格(Robert Cloninger)发展出了自己对品质的分类方法。在他看来,品质有三个主要构成,他将其称为自我指导、合作和自我超越。自我指导指的是通过保持有意义的、责任感和随机应变,实现自我控制,它与节制、勇气重叠;合作指的是通过感同身受、同情和有原则,形成对彼此有利的关系,它与仁慈、公正重叠;自我超越指的是通过保持精神崇高、明智和理想主义,意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参与其中,它与智慧、超越重叠。

如果从其所属文化的价值观来看,我们很容易看出被赋予了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两群人是如何强烈地反对不同的立场。

除了其他方面之外,成年意味着人们使用连续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其中包括回顾往事和展望未来。

在好奇心和直觉引导下,你无意中去做的很多事后来都被证明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你应该相信,这些在未来会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你必须相信一些事——你的直觉、命运、生命、因果报应,诸如此类。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时间过与其他人一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和直觉

我希望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体现出这个系统是有用的。如果是这样,以下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它的益处。

  1. 这个系统能够补充你已经作出的评估。尽管你在评估人格方面已经很有经验了,但运用这个系统有助于你收集信息,并将其组织成更完整的描述。
  2. 在初次邂逅时系统便开始发挥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个系统,你需要对这个人有更多的了解。在偶然的社交会面中,它就开始发挥作用,立即建议你该查看什么。在有计划的初次会面中,比如在互相不认识的初次约会中,这个系统尤其具有价值,它帮助你留意那些需要日后细细思考的特征。
  3. 有条理的练习会使这个系统变得更有效。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这个系统,我们有必要像评估 P 某人那样不断对其他人作出详细的评估。起初,这些做法会显得单调乏味,但如果你继续有计划、有条理地这样做,那么选出重要部分并形成整体描述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4. 这个系统让你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偏见。你总是透过自己的人格眼镜来对他人作出评价。通过这个系统获得的经验会让你有意识地增加对某些人格差异的态度,并有助于你形成更客观的观点。
  5. 这个系统调节着你那些带有情感的判断。在作出评估时,这个系统有助于你保持客观、无偏见。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道德情感,其反映了你的价值观。运用这个系统有助于你识别这些带有情感的判断,调节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增添一些有关你的偏好的见解。
  6. 这个系统能指导经过认真思考的行动计划。运用这个系统还能帮助你找到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方法,管理或避免消极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阅读过程中的划线。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他们的心里最难揣摩,并不是仅凭一本书就能够解决的。不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些心理学上的研究,对以后的深入有帮助。